帝王企鵝(Emperor Penguin)
帝王企鵝是現存企鵝之中體型最大、最重的品種,亦是唯一會在南極酷寒天然環境下過冬的動物,不愧被冠以「帝王」的稱號。
企鵝明星
多年前帝王企鵝/皇帝企鵝/帝企鵝(Emperor penguin)曾搶盡風頭,成為一部紀錄片電影【註】該紀錄片法文原名 "La marche de l'empereur",英文譯作 "March of the Penguins" 或 "The Emperor's Journey",在香港譯作《小企鵝 大長征》,在內地譯作《帝企鵝日記》,在台灣譯作《企鵝寶貝》。 [X]的主角,該電影在美國、法國等地相當賣座。
差不多每一位前往南極的遊客都想一睹帝王企鵝的芳容,可惜牠們一般生活在南極較深入的地區,因而參加一般少於三星期的南極行程都難以看見牠們【註】一些兩星期左右、打正旗號專看帝王企鵝的除外,不過這類行程的團費動輒要貴上一倍! [X],僥倖遇見的往往也只是零星一、兩隻出海旅行的「背包企鵝」,物以稀為貴下令遊客對帝王企鵝更趨之若鶩。可以說企鵝是南極的象徵,而帝王企鵝又是企鵝的象徵。
我在這次旅程裡的其中一個最大驚喜,是讓我兩次遇見帝王企鵝,有次還要是一群共 11 隻,甚至隨船的專家也驚喜得忘形起來。除了運氣外,我們這次選了走較冷門的威德爾海(Weddell Sea)路線亦是重要因素。這路線跟「經典南極」(Classic Antarctica)通常走的南極半島西面路線相比,雖然同是走過位於南極半島對開的海岸和海島,所到的緯度甚至沒有經典路線走得那麼南,但南極半島東、西兩邊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氣候形態(威德爾海以海面浮冰和冰山多見稱,主要是受一股寒冷水流影響。著名南極探險家 Shackleton 所乘的「持久號」"Endurance" 便是在威德爾海被浮冰所困而最終沉沒),因此我們沿途所見的大片浮冰和巨大的平頂冰山(tabular iceberg / 平冰山)等景觀,我覺得較「經典南極」所見的「更經典,更南極」。
帝王企鵝跟牠們的近親國王企鵝(King penguin)都不會築巢,而會把蛋放在雙腳下孵化。帝王企鵝是地球上生活於最南地區的動物,亦是自然界唯一能在南極內陸過冬的大型動物。
小企鵝 大長征
帝王企鵝最為人津津樂道和令牠們當上明星的是牠們史詩式的哺育幼兒習性。帝王企鵝父母在每年三月左右,會在冰上走遠達 200 公里到繁殖地交配。經過約六星期,母親會產下一蛋,立即交給父親孵化,然後獨自出海覓食。企鵝爸爸接著便要迎接最嚴峻的考驗,牠們需於南極冬季 24 小時全黑環境下抵受低至攝氏零下 60 度的氣溫和時速可高達 180 公里的超颶風,度過九星期不吃不喝的漫漫長夜。唯一能幫助牠們捱過難關的,是同伴間擠在一起互相取暖、以及輪流到企鵝群外圍擋風的互助精神。如果帝王企鵝曉得有「父親節」這回事,我想牠們一定會較我們更大肆慶祝。
企鵝媽媽倒不是寡情薄倖之輩,牠們在海中捕食時,心裡想必焦急萬分,因為牠們知道,萬一牠們遲了返回伴侶和子女身邊,伴侶便要被迫棄子求生。企鵝媽媽憑叫聲認回伴侶後,便立即接過養育的重任,把食物吐出餵給剛孵化不久子女,企鵝爸爸亦終於可以出海覓食,填補牠們過去四個月沒有進食的「體重減半瘦身大行動」。
接下來的七星期,企鵝父母會輪流覓食和餵飼似乎永遠吃不飽的子女。牠們必須不離不棄照料子女,因為牠們只要稍為離開子女一會兒,便很可能有數隻膝下無兒但求兒心切的企鵝跑來搶奪幼兒。由於子女的胃口愈來愈大,當子女長大得再不懼怕「拐子鵝」時,父母便要一起出外工作「養家」。留在繁殖地的子女會跟鄰家孩子一同玩耍和擠在一起互相取暖。
其他資訊
- 常用名稱
- 帝王企鵝/皇帝企鵝/帝企鵝(Emperor penguin)
- 學名
- Aptenodytes forsteri
- 體長
- 110 – 130 cm
- 重量
- 22.7 – 45.4 kg
- 數量
- 估計有 595,500 隻(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9),近危(Near Threatened)物種。
- 分布
- 繁殖地全位於 65°S 以南的南極大陸近岸地區,主要集中在威德爾海(Weddell Sea)南部、羅斯海(Ross Sea)和東南極大陸地區。活動範圍則包括南極大陸四周,但局限於南極幅合帶(Antarctic Convergence / Polar Front)以南海域。
- 相關網頁
- Emperor penguin
- Antarctic Penguins (Adelie and Emperor)